期末总结作文(荐)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期末总结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期末总结作文 篇1
今天,我们的期末结业典礼就要召开了,虽然我不是很开心,因为这次没考好,没有进到年级前十,但我觉得这不是关键,是自己失败了,又能怪得了别人什么?
我们听到广播通知后,立即搬起椅子从四楼跑到一楼。在这过程中,有的同学把椅子举在头顶上,似乎比较轻松;有的同学把椅子平放在肚子前,似乎比较方便;甚至有的同学走累了,干脆把椅子放到一旁,坐下来休息。当我们把椅子从四楼搬到一楼时,早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了。好不容易把椅子全部集中在了小广场上,坐好了,也准备好了。可谁知天公不作美,下了一点点小雨滴,大家本不以为然,可天公好像硬要跟我们作对,反而越下越大了。班上的文达勋还算有先见之明,竟备了雨伞,于是我们在他旁边的几个人就借他的雨伞躲了一下。李主任没办法,用麦克风叫我们回教室去等候,大家的`兴致被一扫而光了。正当我们班只走了几步时,雨竟然又不下了,我们只好把椅子搬回原地。坐好了,雨又下了,不过不是很大,李主任说由于天气情况不定,期末结业典礼改在班上进行举办,请各个班的班主任做好工作。我们都扫兴地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今天难道是天公爷爷发怒了吗?为何要跟我们开这等玩笑?
期末总结作文 篇2
刚刚结束了小学最后一次考试,一种别样的心情涌上心头。有兴奋,有自由,当然也有伤感。这些心情混杂在一起,浓浓的感觉,紧紧地包裹在心上,美好又让人舍不得。
语文
自认为语文的考试是我上小学来最大的一个突破口。尽管语文的一百分很少见,尽管语文的一百分得到很难,但我还是凭着我的谨慎认真做基础,达到了语文的满分。虽然班里还有5、6个,甚至更多的同学也同样获得了满分,但我觉得,我还是兴奋异常。相信所有得到了语文一百分的同学,都是激动又自豪的。即使这次老师阅卷时看的很松,即使这次考试前我们做了太多次的复习,对这次的考试题不以为然,我也依然兴奋,因为语文的.100分在四年级以后能够达到,确实是一个奇迹。
数学
反观数学,我不算非常满意。数学一向是我的拿手好戏,经常在考试中取得满分。可是这次,由于我的审题不认真,由于我的粗心,把一个“=”忽略了,直接写出了另一个答案。为此,我觉得比较可惜。不过,我也不能因为这次没有考到满分而自卑,我应该重振信心,再创佳绩。再说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既然语文已经100了,数学少一分又有何妨呢?!而且,在窦老师和张老师的安慰下,我已经想开了,决定走出这次“失利”的阴影,在暑假多下些功夫,可不能让数学落在后面啊!
英语
自从上了道真英语辅导班之后,我就重拾了自己对英语的信心,经常用英语和爸爸对话。平常和同学聊天时,也经常拽上几句英语。嘿嘿,就因为这个,我的英语成绩才得以更上一层楼啊!这次英语的期末考试,我虽然没有重演上次期末考试的一百分,但99分的成绩,我也比较满意了——毕竟是班里的最高分,尽管99分的同学很多。
我的期末考试总结就到这了。另外,再告诉大家一个消息——我可能端午节过后就要前往澳大利亚了,我会依然在博客上和大家联系的!
期末总结作文 篇3
本次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是“那一刻,我们 ”。这是教研员 武老师经过认真揣摩09年天津市中考作文趋势后精心选择安排的一个作文题目。众所周知,09年天津市中考作文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考查,而武老师选择安排的“那一刻,我们 ”这个作文题也恰恰突出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考查。
由“我”到“我们”只是多了一个字,看似变化不大,实则难度陡然增加,尤其是因为这是第一次写这样的题目(以前多少年来我们主要写的是“我”)。学生写作的难度增大了,教师阅卷的难度也增大了。我们都知道,只有教师对作文题目的把握和学生对作文题目的把握水平相当,甚至超越学生,教师才有可能相对轻松自如,坦然公正地对学生的作文做出评判。但是就这样一个题目,如果第一次呈现给我们教师,教师如果不好好备备课,恐怕也难以全面、准确、深刻地给进行学生讲解和指导。但是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学生一样在考试之前都不知道作文题目,这就出现了一个挑战,十几位老师的智慧能不能覆盖、超越全区两千八百多名初三学生的思维。在一天半的阅卷过程中我们认真聆听武老师的指导意见,反复研讨对作文的把握尺度和评分标准,不断交流各种新出现的问题,本着“既要爱惜人才,又要为学生前途着想”的原则,艰难地完成了这一工作。不尽人意的地方也许是有的,实际上历次作文考试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它,今后还应继续想办法把它解决地更好。因为这一问题关系到教师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写作的动力和导向。
考试虽然结束,但教学仍在继续。“那一刻,我们 ”这个作文,我们绝对有必要重新指导学生认真审题,修改完善。所以,下面我先讲讲如何理解、把握这个作文题,这也是全体作文阅卷老师经过思考、交流、讨论达成的共识。
“我们”是题目中的第一关键词。这个代词,要求文章表现包括“我”在内的一个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的群体的生活感受,文章须采取第一人称的写法。群体中所包括的这个“我”严格来说就应该是作者自己,就本次考试来说作文中所包括的这个“我”给人的感觉应该是与考生现在的身份(天津市红桥区某中学距离20xx年中考还有不到六个月时间的一名初三学生)能理解得通,否则就会给人胡编乱造的感觉。像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初三生活,说“课间我们走出教室跑到山上,到操场玩……”。阅卷老师就给写了批语“操场设在山上吗?”这是空间理解不通;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毕业了”,回顾初中毕业时的情景,一看就是死搬别人的东西,时间理解不通。这里有三点补充:一、虽说强调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要与考生现在的身份理解得通,但是要是在中考中也没必要让人把“红桥区”这一身份因素让人理解出来;二、“理解得通”不是说作文中包括的那个“我”一定要完全和现在的自己一样,因为还有“那一刻”这个限定语,既然是“那一刻”,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可以还没上初中,也可以不在天津市红桥区(要求或倡导初中生写真人真事,但我们都知道,没有哪个老师在阅卷中给派出所打电话查问过有无其人其事,只要符合逻辑规律、人之常情,事之常理,看上去是真的就可以);三、有的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不是自己也没有绝对地算不扣题,像有的学生把“我”假象成“沙尘暴”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有的学生把“我”写成是“一片树叶”,有的学生把“我”写成是“一滴海水”从文学的角度理解还是可以的,扣不扣题主要是看写的是“我们”还是“我”。当然有的老师会认为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如果不是自己就有点擦边,所以个别学生喜欢这样写,也能写好,不必反对,但不宜在班内提倡。
下面说说如何理解把握“我们”。我们可以是特指,也可以是泛指。所谓特指就是“我们”等于“我”加“你”或“我”加“他”或“我”加“你”再加“他”,即作文中不仅要记叙描写“我”的言行表现,还要记叙描写别人的言行表现。几个人的言行表现要么形成一种互动,要么具有共同的特征。
先说几个人的言行表现怎么形成一种互动。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手牵手”,在最后写到,“我走过去,拉住他的手说:‘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朋友’”这样就没有表现出互动,因而“我们”也没得到落实。如果写成“我走过去,拉住他的手说:‘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朋友。’他抬起头用闪着泪花的眼眸看了看我,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这样就好一些了。还有像“那一刻,我们紧紧拥抱”“那一刻,我们彼此理解了”……这样的作文,因为“我们”只包括两个人,所以都格外强调互动。互动的前提一般是在同一时空下才可以进行,但是不完全具备这个条件有时也可以。如,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网络聊天等手段也能实现不在同一空间下的互动。互动强调的是一种“我有来言,你有去语”“我投之以桃,你报之以李”。即便连这个条件也不具备,依然能写,因为互动除了可以理解为言语、行为上的呼应,还可以理解为心灵和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在一起”,写的是自己和汶川地震中被困在废墟中的一个女孩。他没写好,因为他既没写出言语、行为上的呼应,也没写好心灵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但是如果他能借助电视直播这个“我”“你”联系点用镜头对照的方式一面描述“你”被困在废墟中的情景,一面描述“我”看到每一情景时的对应反应,再加以想象也能给人互动的感觉。如“你在痛苦地呻吟,我在紧张地喘息;断落的水泥板压断了你的腿,却分明从我的心中流出血;你急切地想求得生存,我焦急地想着怎么才能救你;救援队员到来了,你的脸上绽出了笑容,我的心情也随之平静下来……”最后再能从“你的遭遇就是我的遭遇,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你的希望就是我的希望,我们的'心在那一刻紧连在一起,我们永远在一起”来总结一下,也能成为一篇不错的作文。也有写好的例子,像我们印的例文“那一刻,我们沟通于墨香之中”就是借助历史书或文学作品,实现了和不在同一时空下的几位古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就是典型的心灵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所以,无论如何,要写好我们,“我”和别人之间一定要有个联系点。
再说几个人的言行表现怎么具有共同的特征。这样写相对要好操作一些,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我’怎样,a怎样,b怎样,c怎样”的形式,或者,“有的怎样,有的怎样”这样的表达思路。看似“我们”的言行各不一样,但却具有共同的特征。这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题目后面补充的内容,或者能被题目后边补充的内容统摄起来。比较典型的,像我们在阅卷中读到的一篇《那一刻,我们沸腾了》。
刚才说的是从特指的角度如何理解、把握“我们”,下面说说如何从泛指的角度如何理解、把握“我们”。所谓泛指,就是说“我们”中除了“我”身份特征明确,其他人都不太明确,也不在行文中交代,只是用“我们”来表述,但是读者能知道这个“我们”说的是“中国人”或者“同龄人”,或者“同班学生”等等。从泛指的角度写“我们”,选材上强调选择众所周知,人人都有感触的事例、情节。如“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社会普遍现象”“同龄人都有的遭遇”,“同班人都经历的事情”等等。从泛指的角度写“我们” 相对来说好套用原来写“我”的一些素材。但是要善于变化。比如原来写过的片段是某一群体共有的经历感受,现在把文中的“我”变成“我们”就可以了,如原来是“每天早上,妈妈都会来喊我起床……”,可以变为“每天早上,我们的妈妈都会来喊我们起床……”;如果原来写过的片段是针对我个人的,要改变表述句式、内容,使其能反映某一群体共有的经历感受,如“失落时一句关心的话语,得意时一句善意的提醒,运动会上一条拧干的毛巾,考试场上一块小小的橡皮,甚至有时,只是彼此一抹心有灵犀的眼神……”这样的句式和内容用来写我们就比较妥当。
“那一刻”是题目中的第二个关键词。限定了时间和情境,但可以写多个那一刻,所以“三个片段”“若干个排比镜头”这些方式依然可用。可以以小见大、小题大作,如以“我们”关注四川地震灾区为内容——“那一刻,我们在一起”“那一刻,我们手牵手”;如以“我们”用实际行动关注北京奥运会为内容——“那一刻,我们在欢呼”“那一刻,我们哭了”。这样,写作内容具有时代感,大气不俗。但这两个素材都有点“过时”了,可以引导学生看看《时事政治》,新近有什么发生的事可写。此外,还可写凡人小事,如“我们”共同面对困难、承担任务,“我们”共同探索、分享成功。或者让学生想想有没有一篇课文或文章、一节班会课、一次老师的教诲、一首歌、一幅图片、一个情景……让“我们”产生过表现不同而实质共同的东西?——“那一刻,我们低下了头” “那一刻,我们笑了” “那一刻,我们沉默了” “那一刻,我们长大了” 。
当然不把“那一刻”理解为一个限定语也可以,像在我们阅卷中遇到一位学生写的就是“那一刻,我们永远铭记”,宾语前置,倒过来就是“我们永远铭记那一刻”,想一想也是可以的。
理解把握住了“那一刻”,再说说如何将题目补充好。强调两点:一要简明,二要便于操作。这也是我们指导学生写任何半命题作文时应注意的问题。“简”就是说,补充的内容不宜太长,“明”就是说要让人通过题目基本清楚你所要表达的东西或所要表达的方向。“题好一半文”如果说一篇作文是由“题目”、“开头”、“主体”、“结尾”这几块材料构成的话,题目不简明就等于首先浪费了一块材料,这样这个作品就失去了一次“优秀”的机会。“便于操作”是说补充的内容要保证自己能写出来,能写好,追求新颖是第二位的,再说新颖不新颖不只是看题目。本来就是“二锅头”,你给它起个名字叫“琼浆玉液”也还是“二锅头”。普通的题目只要构思巧妙一样可以写得新颖。像有的学生拟定的题目是“那一刻,我们长大了”,题目很普通,但是他采用对照的写法“以前总是妈妈帮我们洗衣服,当妈妈因为工作繁忙忘记给我们洗衣服时,我们想到了自己也应该学学洗衣服。当我们把自己的脏衣服放进洗衣机或
期末总结作文 篇4
刚才说的是从特指的角度如何把握“我们”,下面说说如何从泛指的角度如何把握“我们”。所谓泛指,就是说“我们”中除了“我”身份特征明确,其他人都不太明确,也不在行文中交代,只是用“我们”来表述,但是读者能知道这个“我们”说的是“中国人”或者“同龄人”,或者“同班学生”等等。从泛指的角度写“我们”,选材上强调选择众所周知,人人都有感触的事例、情节。如“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社会普遍现象”“同龄人都有的遭遇”,“同班人都经历的事情”等等。从泛指的角度写“我们” 相对来说好套用原来写“我”的一些素材。但是要善于变化。比如原来写过的片段是某一群体共有的经历感受,现在把文中的“我”变成“我们”就可以了,如原来是“每天早上,妈妈都会来喊我起床……”,可以变为“每天早上,我们的妈妈都会来喊我们起床……”;如果原来写过的片段是针对我个人的,要改变表述句式、内容,使其能反映某一群体共有的经历感受,如“失落时一句关心的话语,得意时一句善意的提醒,运动会上一条拧干的毛巾,考试场上一块小小的橡皮,甚至有时,只是彼此一抹心有灵犀的眼神……”这样的`句式和内容用来写我们就比较妥当。
“那一刻”是题目中的第二个关键词。限定了时间和情境,但可以写多个那一刻,所以“三个片段”“若干个排比镜头”这些方式依然可用。可以以小见大、小题大作,如以“我们”关注四川地震灾区为内容——“那一刻,我们在一起”“那一刻,我们手牵手”;如以“我们”用实际行动关注北京奥运会为内容——“那一刻,我们在欢呼”“那一刻,我们哭了”。这样,写作内容具有时代感,大气不俗。但这两个素材都有点“过时”了,可以引导学生看看《时事政治》,新近有什么发生的事可写。此外,还可写凡人小事,如“我们”共同面对困难、承担任务,“我们”共同探索、分享成功。或者让学生想想有没有一篇课文或文章、一节班会课、一次老师的教诲、一首歌、一幅图片、一个情景……让“我们”产生过表现不同而实质共同的东西?——“那一刻,我们低下了头” “那一刻,我们笑了” “那一刻,我们沉默了” “那一刻,我们长大了” 。
当然不把“那一刻”为一个限定语也可以,像在我们阅卷中遇到一位学生写的就是“那一刻,我们永远铭记”,宾语前置,倒过来就是“我们永远铭记那一刻”,想一想也是可以的。
把握住了“那一刻”,再说说如何将题目补充好。强调两点:一要简明,二要便于操作。这也是我们指导学生写任何半命题作文时应注意的问题。“简”就是说,补充的内容不宜太长,“明”就是说要让人通过题目基本清楚你所要表达的东西或所要表达的方向.的..。“题好一半文”如果说一篇作文是由“题目”、“开头”、“主体”、“结尾”这几块材料构成的话,题目不简明就等于首先浪费了一块材料,这样这个作品就失去了一次“优秀”的机会。“便于操作”是说补充的内容要保证自己能写出来,能写好,追求新颖是第二位的,再说新颖不新颖不只是看题目。本来就是“二锅头”,你给它起个名字叫“琼浆玉液”也还是“二锅头”。普通的题目只要构思巧妙一样可以写得新颖。像有的学生拟定的题目是“那一刻,我们长大了”,题目很普通,但是他.用对照的写法“以前总是妈妈帮我们洗衣服,当妈妈因为工作繁忙忘记给我们洗衣服时,我们想到了自己也应该学学洗衣服。当我们把自己的脏衣服放进洗衣机或
期末总结作文 篇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自从进入三年级以来,我感觉自己长大了,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下面将我本学期的各项表现总结如下:
上课的时候我能够做到认真听讲,并积极举手发言;课间我会抓紧时间完成随课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会主动问老师;在学校我会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放学回家后我会立即做作业。尽量在妈妈下班之前完成各项独立作业。但是有时候书写态度不端正,导致妈妈检查作业不过关只好重新写;但我知道妈妈让我重新写是为了我好,希望我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以后我一定会端正学习态度,保质保量完成每一项作业,争取一次性过关,让妈妈和老师都省心。有时吃饭的时候我会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有时候嘴里含着食物在说话,这是不文明的行为,以后我要改正吃饭说话的坏毛病,我要努力改正缺点,学会耐心地倾听,争取做一个懂礼貌,知礼仪的好孩子!
我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集体活动,力争为班级增光添彩:在学校的.各项比赛中,我表现突出,在放假前被评为班级优秀“小作家”和“优秀诗词朗诵达人”奖等荣誉称号。
我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而现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感谢老师和妈妈对我的严格要求,我喜欢在学校的每一天,喜欢和老师交谈,喜欢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游戏和共同成长,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期末总结作文 篇6
今天上课的时候,我们的数学老师说再过两个星期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听心里突突直跳,因为我还有好多东西没有复习。
晚上回到家后,我吃完饭的就早早的打开了课本复习习题,爸爸看到我这样子很好奇,因为往常我回到家都会打开电视机看动画片,我对爸爸说,等两星期我们就要期末考试了,我要好好学习,不再浪费时间去玩了,爸爸听后笑着点了点头。每天我都会学习到九点,很多以前的'题不会的现在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对期末考试已经没有了恐惧,而是满满的自信。
期末考试了很快就来临了,我的心一点也不紧张,到了考试那一天,我自信满满,卷子发下来以后,我看到题目我都做过,我心里十分开心,因为我努力了,自然会取得好成绩的。
期末总结作文 篇7
今天,提心吊胆的期末考试成绩发下来了。嗯!这次我考得还不错,但是,错误的地方还是让我惭愧不已。现在,我就对本次期末考试做一下总结。
语文:
我的语文成绩,在总的分数中还是名列前茅的。
错题,主要集中在阅读理解上。虽然只有两处,但错的地方也实在是可惜。
课外阅读题中有一道小题,是让我们写作者主要在文中描写了哪几种景物,而我,关键是没好好理解“主要”这个词。所谓“主要”,必须得是作者对这种景物进行过特意的、生动的细节描写。结果可好,我把不主要的景物——“山峦”也给生生地“拽”了出来。我滴天啊!这世界太悲惨了,人家作者只是在走进大门时的一跳望,顺便领略一下而已,我怎么就糊涂地把“山峦”当做主要描写对象给填上了呢?如果这样的话,那“树”、“游人”岂不也要一并算在内?唉!真是“粗中有细”啊!
其次,这个短文中的最后一段提到了“花坛里”,作者又描写,说明了花的美丽芬芳。而我,竟把“花坛”给填加上了。花坛,之所以称为“花坛”,不还是由无数朵花组成的海洋吗?况且作者还对各种各样的花做了细致描写。所以,应填写的景物是“花”,而不是“花坛”。
好无奈哦!我的语文只错这两个小空空,结果与满分擦肩而过,还导致老妈一顿痛批。看来,这充分审题、理解问题的能力还需大大加强!
数学:
当我缓缓看卷子时,吓!气炸我也!气炸我也!
我错的竟是一个统计的填空题。人家提问的是看了“折线形统计图”,天气的总体变化情况是( )。天不助我也!我当时没有仔细审题,忽略了“总体”二字。总体的变化情况应该是上升,而不是像我那样分步来做。
我看着错题,错题却不看我,闷头气愤地说:“哼,连我都不会,我明明写的是“总体”,你还把我分割了,分成了阶段形势的!”实在是我太大意,私自给改变了题的模式。唉!你说,这又能怨谁呢?
听着妈妈对我的讲解,再呆呆地看着自己的错题,这心里真不是个滋味!我痛下决心,以后做题一定要认真审好题,理解好题意,一步步去全面思考,万不可再忙中出错!
英语:
这次期末测试的英语卷子,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不幸的消息我还是要跟您说,我还有错题。
我一共错了两个,全在笔试部分上。第一个,题目让选择同类的发音,对的打“√”,错的打“×”。我错在“nose”和“hot”这两个单词上,它俩本不是一样的发音,我却写成了“√”。
大家通过对比就会发现,它们都有“o”这个字母。而“nose”的'“o”与“hot”的“o”读起来可是天壤之别,但我当时不知是如何的读法,把人家“nose”中的“o”,错误地读成了“hot”中的“o”。就这样“大意失荆州”,可悲可叹啊!
另一个错题更为可笑,是一个看图题。图片中,一位老师把题写在黑板上,然后指着黑板,看着书给同学讲课。下面的那位同学本来是在看着黑板,听老师讲课,而我错误地以为这个同学在低头看自己的书。结果人家的问题“I can see board”本应是对的,我却给判断成错的了。
我痛苦不堪,脸上迅速形成了一个“囧”字。哎!都是“粗心惹的祸”,不改真是不行了!
这就是我对这次期末考试的总结,而同时我更要进行深刻的反思。通过这次考试,我发现了自己不但有着粗心、马虎的坏毛病,而且审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还非常的欠缺。所以,我决心要坚决去掉马虎的坏习惯,还要利用好假期的宝贵时间,大量阅读不同种类的课外书籍,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争取在下一次的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期末总结作文】相关文章:
期末总结作文(经典)08-05
期末总结作文(精选)08-19
期末总结作文[精选]09-19
(经典)期末总结作文09-03
期末总结作文【经典】09-01
【经典】期末总结作文08-10
(经典)期末总结作文08-06
(精选)期末总结作文08-06
(精选)期末总结作文08-24
【精选】期末总结作文09-12